首页

冥妃女王调教服务员

时间:2025-05-30 05:22:12 作者:福建福州:民众龙舟竞渡迎端午 浏览量:66462

  插秧机一天可作业三四十亩地;无人机植保作业,一人一天可以管200亩地……

  3月19日,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,种粮大户戴宏在家迎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。面对总书记对于农机具和春耕物资的关注,戴宏详细介绍了他家的“种粮装备”。

  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,习近平就深入田间地头,话农桑、察实情,其背后有着大的现实背景。

 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,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。“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?”“谁来养活中国?”习近平曾以此警示,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。

  截至2023年,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“二十连丰”,就在本月,全国两会期间,中国再次定下“粮食产量1.3万亿斤以上”的年度目标。

  不过,在不确定因素愈发复杂的当下,求解端牢饭碗的大国“粮”策,依然是丝毫不可懈怠的大课题。

 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,“地”和“技”是两个关键抓手。习近平多次强调,真正把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。

  “地”是根本。中国以占世界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资源,养育了世界近1/5的人口,耕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严守耕地红线,建设高标准农田,是习近平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。

  此次湖南考察,习近平要求,确保春播面积,细化春季田间管理;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,推行适度规模经营;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,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。

  “技”是出路。解决吃饭问题,根本出路在科技,耕地就那么多,稳产增产根本出路还是在科技。保证粮食安全,领先的农业科技是最大的底气。

  在湖南考察期间,习近平强调,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,加快种业、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;坚持大农业观、大食物观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
  当然,有“地”有“技”,还要回答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。

  “让种粮也能够致富,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,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。”习近平道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|总策划:俞岚

  |策划:吴庆才

  |统筹:马学玲

  |执笔:阚枫 袁秀月

  |校对:孙静波

  |视觉:徐洋

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首部女书题材纪录电影《密语者》广州首映礼举行

机械手臂将生产材料有序运送到传送带,小车穿梭于生产线之间为物料传递提供支持,有轨穿梭车在产品的入库和出货间往返不停……在孚能科技(镇江)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一派现代化智能生产景象。

白山黑水间 这些民族英雄立起不朽丰碑

据悉,体验感十足的户外艺术装置——戏剧“任意门”,已落地静安区久光百货、苏河湾万象天地、上海久光中心三大商圈。“任意门”里随机出现的戏剧大师将与民众“面对面”交流。

【世界说】美国 “教师荒”再升级 美媒:又是缺乏教育支持的一年,我们的教室终将空无一人!

如其所言,在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和上郑乡的支持下,美丰村把昔日蜿蜒难行的山坳土路修成了水泥路。同时,该村“两委”班子还计划改善林间小道,方便村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。

“健康童乐园”公益项目覆盖千所幼儿园 助力乡村儿童全面成长

“黄花菜采摘周期大概40天,高峰期时,雇佣十来个人,从凌晨4点半开始,到上午9点多结束,每天大概能摘一千多斤。除去人工等成本,每年收入8万元左右,比外面打工收入好多了。”尝到黄花菜“甜头”的张怀龙打算再承包一些土地,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一百亩。

(杭州亚运会)男女4x100米接力双双夺冠 亚洲速度属于中国

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扩大有效益的投资”。今年3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,要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益,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。此次会议提出“提高投资效益”,旨在减少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,好钢用在刀刃上,是相关政策的延续和加强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